一场罪恶的阴谋!1994年吉林市“10·17”女学生失踪案侦破始末

pg电子三只猴子怎么玩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pg电子三只猴子怎么玩 > 新闻动态 > 一场罪恶的阴谋!1994年吉林市“10·17”女学生失踪案侦破始末
一场罪恶的阴谋!1994年吉林市“10·17”女学生失踪案侦破始末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5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27

1994年10月17日中午11点半,吉林省吉林市年仅十一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张筱晨,放学回家的路上,被一个男人打出租车领走。而在这时,张筱晨家里已做好饭菜,等着筱晨回家吃饭。筱晨的爸爸张大志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,正骑自行车往家赶——

这本是一个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,没想到厄运却降临到他们头上。正常情况下,筱晨在中午12点之前,都会准时回到家里。妈妈把饭菜端到桌子上,爸爸回家坐在了桌前,他们等啊等,乖巧的筱晨怎么还不回来呢?

下午一点的时候,张大志因为要赶着上班,就匆匆吃了口饭,上班去了……

筱晨的妈妈还在家里等着,下午两点的时候,筱晨的妈妈给爸爸打电话,他们一起到学校找筱晨,希望筱晨能够在课堂上课,但课堂上哪有筱晨的影子呢?

下午三点,筱晨的爸爸妈妈忐忑不安地到派出所报了案,但几年过去了,筱晨依旧杳无音信。

图片

筱晨失踪后,吉林市公安局曾做过细致的分析。他们综合多年的办案经验,认为,筱晨失踪案,不外乎有三种可能:

第一种是拐骗,但拐骗的案件一般是拐骗十七八岁以上的妇女,犯罪分子绑架妇女后,或者卖给人家做媳妇,或者卖到歌厅、浴池等娱乐场所从事色情服务。有时则是拐骗刚出生或者二三岁的幼童,因为他们毫不懂事,可以卖给人家做孩子。但张筱晨已是十一岁的四年级学生,拐骗的可能性极小。

第二种是绑架,但绑架的目的一般都是勒索钱财,而张家不做买卖,只靠工资吃饭,并没有钱。一家三口人,挤在一套二十九平方米的房子里,可以说是比较贫困,所以绑架张筱晨勒索钱财的可能性很小。

第三种是报复。张大志是食品防疫站食品卫生科的科长,有可能在工作中得罪过某些人。其中,他们科里的李桂明,曾因赌博等问题受到过张大志的处理,李桂明私下也常发泄对张的不满,李桂明有可能报复张大志。

因此,这起案子吉林市公安局初步定性为报复杀人案。如果目标(嫌疑人)锁定李桂明,但证据在哪里呢?除李桂明这条线索外,其他又没有什么新的发现,这起案子就拖了下来。

1996年3月,吉林市公安局成立刑侦二队,队长即是王海涛。吉林市公安局局长非常重视张筱晨失踪案,责成成立专案组,并给王海涛下命令:“94·10·17”小孩失踪案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,我们都是有子女的人,将心比心,谁能无动于衷?!并且,这个案子影响很大,张筱晨失踪后,闹得满城风雨,草木皆兵,这个案子如果久拖不破,咱们如何能对得起咱们身上这身警服!一定要尽快破案!

图片

王海涛觉得肩上沉甸甸的。为了能够寻找到新的线索,在公安局的努力下,1996年4月16日之后两天,多家新闻媒体相继发布了一则内容相同的《寻人启事》:张筱晨,女,11岁,身高1.59米,齐耳短发,圆脸,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,于1994年10月17日中午以后不知去向,有知下落者或提供线索者,请与我联系,我有重谢!

吉林市公安局这一招实则是“引蛇出洞”。

果然,4月19日上午,张大志收到了一封信,内容如下:

科长:过这么久,你能考虑事了吧!你要姑娘,我们要钱。希望我们能成交。听清楚,你要是玩邪的,可以用你女儿做赌注。不过只这一次机会。

我们要3.5万元换人。先交1.5万元。见人后再交2万。

具体安排如下:4月22日早5点整,你一个人穿制服,带1.5万元到北山烈士塔上。如一切正常,在塔基东侧台阶旁边的泥土中会有交钱地点(瓶装)。

注:找一辆跑远道的车,准备好钱。如一切正常,4月26日上午电话通知你到×省×地联系。(你和司机两人去)。

这是你姑娘的钥匙,你认得吧!为了她,希望你跟我们合作。

图片

随信有一把钥匙和一个掏耳勺。

张大志一看,果然是张筱晨失踪前带在身上的东西,不禁悲从中来,双眼含泪。

很显然,写这封匿名信的人即便不是张筱晨失踪案的主犯,也是该案的从犯或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人。

王海涛根据匿名信中的要求,作了精心的部署。

4月22日凌晨5点,张大志却没有在北山烈士塔塔基东侧台阶旁边的泥土中找到所谓的“瓶装”,这使张大志一家人更为焦灼。

为了能够继续“联系”上犯罪分子,王海涛等人又制定了第二步“引蛇出洞”的计划。

1996年4月25日,吉林市当地新闻媒体又出现一则广告启事:朋友:由于我的失误,4月22日我到北山后,没有找到接头地点,请您原谅。现在我不知道怎样接头,请与我联系。您提供线索我有重谢,谢金3.5万元。

除在新闻媒体发布启事外,张大志还在北山接头地点周围的树干、电线杆等突出部位贴了一百余张与上述内容相同的《寻人启事》。

但与上次不同,《寻人启事》播(贴)出五六天了,一点动静也没有。

张大志仍不死心,每天早晨都到北山烈士塔附近转一圈,仔细看看周围特别是匿名信中所说的塔基东侧台阶旁有何异样。

5月1日这天早上,张大志又到北山烈士塔附近转悠,猛然发现塔基东侧台阶旁边的泥土有翻动的痕迹。张大志抑制住内心的激动,请旁边散步的人替自己到公安局报告,而他本人则一直守在塔基的东侧。

王海涛带领侦查员很快赶到现场,他们在塔基东侧台阶旁边泥土中找到了一个拇指粗的细长玻璃瓶。王海涛将玻璃瓶带回公安局后,立即进行检验。

他们却发现,小瓶上并没有留下指纹,小瓶内有一张字条,上面写着:马上在5.40到对面(敦林)大架山电视转播塔的半山腰。道旁边,砍有标记的落叶松树下的泥土中有交钱地点(瓶装)。为防误会,不要和任何人说话。

图片

根据字条上的“指示”,他们果然在一棵砍有标记的松树下的泥土中找一个同样的玻璃瓶,打开小瓶,里面又有一张字条,上面写着:往前走,找到另一棵砍有标记的落叶松树下的泥土中有交钱地点。

果然,王海涛往前走了不远,就发现路边树下有一块较大的石头,掀开石头,下面有一个拳头大小的洞。侦查员从洞中掏出一个小塑料包,里面有一个小酸奶瓶、几颗草莓和一个细长的玻璃瓶。

玻璃瓶中仍然是一张字条,上面写了几个字:将钱埋在此树下,回去等电话。

图片

但王海涛、张大志等人回来之后,却很长时间没有取得和犯罪嫌疑人的联系。

之后,张大志家曾两次接到匿名电话,电话内容都是要张大志听话、不要玩邪的,要他家准备好钱,随时准备交钱。

但犯罪嫌疑人却一直没有出现。看来,犯罪嫌疑人很是狡猾,通过此条线索侦破案件难度很大。

匿名信的出现,使侦查员对此案的性质产生过怀疑,是单纯的绑架勒索案吗?为什么在案发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动静?

侦查员仔细观察匿名信,犯罪嫌疑人信中所谓“制服”、“瓶装”等专门用语,显示他与张大志认识,可能还从事卫生防疫工作。联系他叫走张筱晨等情节,王海涛进一步加深了对李桂明的怀疑。

关于李桂明,王海涛等人从没有放松对他的警惕,但是,他没有犯罪前科,有不在作案现场的证据,案发后也没有特别异样的举动,所以,侦查员们对他也就没有再采取行动。

怎么才能在李桂明身上找到突破口呢?

王海涛等人苦苦思索。在刚收到匿名信的时候,王海涛也曾想到进行文检鉴定,但当时手头没有李桂明的笔迹样本,且市局里文检力量有限,因而也就在侦查犯罪嫌疑人、希望在其取钱时将其捕获这一方面下大了功夫。但现在,是需要在文检鉴定方面努力的时候了。进行文检鉴定,首先需要有足够的笔迹样本。

经调查发现,李桂明近期很少写字,怎样才能取得他的字迹呢?

王海涛带领专案组精心设计了方案:李桂明的一个同事请他为其写一份上告信。上告信中许多字与匿名信和字条上的字相同,但李桂明拒绝了。

防疫站请他出黑板报。

单位组织“普法考试”,让李桂明答卷,得到了他六千多字的卷子。

单位让李桂明出去调研,回来写调研报告。

专案组人员又从李桂明的档案中找到了李本人书写的所有文字材料。到后来,专案组人员共收集到李桂明书写的文字材料三万余字。

该怎么鉴定呢?专案组人员曾经找吉林省公安厅文检鉴定人员进行检验,他们认为虽然偏旁部首、笔顺搭配等方面,匿名信等检材与李桂明样本笔迹有相似之处,但他们却无法确认检材即是李桂明的笔迹,无法做出同一认定。

于是,1997年5月27日,王海涛来到了专家贾玉文的办公室。

图片

王海涛从案件卷宗中把匿名信和三个字条,以及李桂明的各种笔迹样本找出来,双手递给贾玉文。王海涛说:“案件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,卷宗中还有案情的书面材料,需要的话,贾老师,您可以再看一看。这个呢,就是那封匿名信和三个字条,我们曾找人初步鉴定过,但鉴定工作难度很大,现在没有确切的结论。咱们学院是全国最权威的文检鉴定部门,所以我们把检材和样本全拿了来,请贾老师鉴定。”

贾玉文把检材和样本摆在案头,先把匿名信和三个小字条大略看了一下,又简单翻了一下厚厚的一摞样本,低下头,略一沉思,对王海涛说:“看来,这个鉴定是有一定难度的。我翻看了一下检材和样本,这封匿名信和三个字条肯定是经过伪装的,这一点没有什么问题。但至于嫌疑人如何伪装?是左手伪装还是右手伪装?检材与样本究竟是不是同一人书写?要想知道答案,这还需要一个鉴定过程。”

王海涛说:“鉴定很麻烦的,这个我们知道。因为这个案子拖得时间太久了,失踪小孩的家长现在很有情绪,时间多拖几天,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被动。我们有一个不情之请,能不能尽快给我们出鉴定结论。”

贾玉文略一沉思,说:“好吧,我就是不睡觉,也要尽可能快地把鉴定结论做出来。这个请你放心。”

王海涛说:“那……那我们就先不回去了,找个旅馆住下来,我们就等鉴定结论出来再回去吧。”

把王海涛送出门去,贾玉文又把匿名信、字条以及李桂明的样本笔迹仔细看了一遍。看着看着,贾玉文的目光停留在检材与样本的冒号、叹号上面。他盯着这两个标点符号,眼睛一动也不动。良久,他心中若有所悟,急忙拿起放大镜,仔细比对起来。因为样本的字数太多,贾玉文用了大半天时间,才把样本上特征明显的字、标点仔细筛选一遍。

图片

当在夜里,贾玉文工作到凌晨一点多钟。

第二天(5月28号),贾玉文才把检材与样本的比对表制作完成。这个比对表,有满满的两页纸,鉴定的难度可想而知。

比对表制作出来后,贾玉文的心里已有了初步的结论。他认为,犯罪嫌疑人智商较高,练过书法,书写有较高的水平;匿名信和三个字条是嫌疑人左手伪装的笔迹,但仍可以反映书写人的固有书写习惯,具备检验的基本条件。

经过连续的奋战,5月30日上午,贾玉文等人完成了匿名信和三个字条的文检鉴定工作,出具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技术检验(97)文检字第071号鉴定书,结论认为:写给张大志的匿名信和相关的三张字条,均为李桂明书写。

王海涛拿着鉴定书,连夜乘车返回吉林。六.审问回到吉林后,王海涛带领专案组根据贾玉文的鉴定情况,进行了精心的准备。

几天后,他们秘密抓捕了李桂明。

图片

李桂明在看守所里,负隅顽抗,拒不认罪。王海涛同侦察员仔细商量,制定了一个周密的审讯计划。

王静恺对李桂明说:“李桂明,我们知道你练过书法,字写得很好。听说,你还会使左手写字,是吧?”

李桂明说:“怎么了?会左手写字,还有罪啊。”

“会左手写字当然没有罪,但有人使用左手写字来从事犯罪活动,你说有罪没有罪?”

李桂明脸色猛然一变,说:“你可不要乱说话,这里是讲究证据的。”

“是,我们决不乱说话。李桂明,你看这是什么?”

王静恺把李桂明答“普法”时的答卷,出差调研时写的调研报告、出黑板报的底稿甚至他高考时填报的表格一一摆在了李桂明的面前。

“你们怎么有这些东西?”

“我们不仅有这些东西,我们还找了全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进行过鉴定。”

“原来你们一直在给我下套儿。”

“快说吧,你跟张大志关系本来很好,为什么还要写信敲诈勒索他的钱财?他的女儿失踪了,本来就很痛苦,你到底安的什么心?”王静恺手啪地一拍桌子。

“我……”李桂明的眼珠转了几下,接着说,“你们既然都查了,那我就说吧。今年四月份的时候,张大志在电视台打了广告,说有重谢。我和张大志关系原来是很好,我刚工作时,还是他把我要到防疫站食品卫生科的,刚开始我还常到他家走动,但他后来净整我,我喜欢赌点小钱,他就批评我,后来还把我吊了八个月没有工作干,我就想报复他,让他吃点苦头。这时他女儿失踪了,又见他打了广告,就想蒙点钱花,就给他写了信。我知道我犯了错误,你们说判几年?”

“至于判几年,这要看你的态度。你说,你怎么写的匿名信?”

“我喜欢书法和绘画,左手确实能写字。我用单位纸,戴上手套(怕留下指纹),用左手写的。刚开始写的三次,都不太满意,第四次的时候,我自己看已经很不像我的字了,没有想到你们还能鉴定出来。我要判几年呢?我虽然勒索钱财,但我还没有拿到钱呢,能从轻发落吧。”李桂明越说好像越轻松,大概认为自己顶多就判个几年吧。

“李桂明,你自己仔细看看,你写的是不是这封匿名信?”

李桂明瞅了一眼,说:“是我写的。”

“那这封信也是你邮寄的吧?”

“是我邮寄的。”

王海涛这时突然轻笑了一声,说:“李桂明,还有个细节你忘了,你记不记得你邮寄这封信的时候,还随信夹带上了张筱晨的钥匙和掏耳勺。”

“什么钥匙和掏耳勺?”李桂明脸色煞白,仍然故作镇静。

“李桂明,你就别装了吧。你既然亲口承认信是你写的,是你邮寄的,就不能否认钥匙和掏耳勺是你寄的吧。”

“我又上你们当了。唉,自作孽,不可活。我就都对你们说了吧。”李桂明垂头丧气地说。

图片

正如李桂明所说,李桂明刚工作时与张大志关系很好,常到张家去串门,所以与张筱晨也挺熟悉,懂事的张筱晨称李桂明“李叔叔”。后来李桂明因赌博遭到张大志的批评,便怀恨在心,发誓要报复张大志。

他考虑再三,决定要杀死张大志的女儿张筱晨。

为制造自己没有作案时间的假象,10月17日上午10时40分,李桂明母亲家做木匠活,他跟张大志请假回家帮忙做饭。骑车回到他母亲家,李桂明帮着干了几分钟活,还找几个亲戚聊了几句天。11点零5分,李桂明趁人不注意,穿上风衣,戴上帽子,骑上自行车离开他母亲家,把自行车骑到一个距离自己家(李家住平房,与他母亲家住前后院)不远的十字路口,放下自行车,然后打车到张筱晨所在的小学门口,这时时间是11点25分。

张筱晨放学后,和几个同学出了校门,当时门口人挺多。李桂明从后面叫住张筱晨,说张的爸爸在外面吃饭,让他来叫她一起吃,张筱晨当然深信不疑,当即打车和李桂明一起离开。李桂明发现张的同学虽然回头瞅他一眼,但对他也没怎么在意。

下出租车后,李桂明让张筱晨坐在自行车后座上,说先回家取点儿东西。然后,李桂明使劲儿骑自行车往自己家跑。

11点50多分时,李桂明领张筱晨到了自己家住的房子里。关上门后,李桂明凶相毕露,将张筱晨活活掐死,并将尸体塞在了他家碗柜里面。

前后过程仅用了六七分钟时间,可怜一个花季少女就死在了李桂明这恶人手中。

搏斗中,张筱晨的钥匙和掏耳勺掉在了李桂明家的地上。

图片

12点,李桂明又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母亲家中,和亲戚们一起干了几分钟活,一起吃了饭。

12点40,李桂明按时上班,在门口故意“碰见”张大志。当时,李桂明的妻子和儿子正在娘家住。当天晚上八点,他想把张筱晨的尸体弄到外面山上埋掉,但怕被人发现。后来,他就在自家后院的柴垛下面,挖了一个坑,把尸体埋在下面。

李桂明与张大志的办公桌是面对面。张大志平时本不喝酒,张筱晨失踪(被杀)后,张大志开始天天喝酒,而且一喝就醉。看到张大志痛苦的样子,杀死张筱晨给李桂明带来的紧张、恐惧,逐渐被一种报复的快感所代替。

一年多之后,看到张大志心灵的伤痛渐渐平复,李桂明报复的欲望又在升起。

这时候,吉林市公安局开始重新侦办这起案子,并采取了“引蛇出洞”的策略。李桂明看到各新闻媒体上的《寻人启事》,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再折磨张大志的欲望,就给他写了一封匿名信,并以小字条进一步刺激他,让他再次陷入痛苦之中。并且,李桂明还有进一步报复张大志的打算——把张大志的刚生的女儿杀死,但又觉得她太小,想等她长到十岁之后再动手。

李桂明就像一个恶灵,在别人的伤痛前面,大声地狞笑!人性之卑劣竟至于如此!

但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李桂明没想到的是,他本来想进一步折磨张大志的匿名信,却正使他露出了马脚,为他自己掘好了坟墓!

1997年10月的一天,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,李桂明把他的叹息带去了另一个世界,但愿在那里他能够成为一个好人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初级、入门、进阶、熟练,聊一聊喝茶的4个阶段,看完涨知识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pg电子三只猴子怎么玩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